根據碳在鑄鐵中存在的形態,可將鑄鐵分為以下幾種。
(1)白口鑄鐵 其斷口呈銀白色,又稱白鑄鐵。在組織中,一部分碳溶與鐵素體,而大部分碳以碳化物(Fe3C)的形式存在,無游離石墨。由于大量硬而脆的碳化物存在,所以白口鑄鐵不易切削加工。白口鑄鐵主要用做煉鋼原料,可鍛鑄鐵的坯料,冷硬鑄鐵的外層,以及一部分抗磨、耐熱、耐蝕零件。
(2)灰口鑄鐵 其斷口呈暗灰色,亦稱灰鑄鐵。在組織中碳主要結晶成游離狀態的石墨,少量碳溶于鐵素體中,還有一部分碳形成碳化物(Fe3C),構成基體中的珠光體。生產中的鑄鐵件多數為灰口鑄鐵。
(3)球墨鑄鐵 鐵液澆注前作球化處理(鐵液中加鎂及稀土合金等),結晶后,碳主要以球狀石墨形態存在于鑄鐵中,簡稱球鐵。球狀的石墨,減少了對基體金屬的切割作用,顯著地改善了鑄鐵的力學性能,應用較廣泛。
(4)可鍛鑄鐵 系白口鑄鐵經高溫石墨化退火或脫碳退火而獲得,該鑄鐵中石墨呈團絮狀,與灰口鑄鐵相比,可鍛鑄鐵的強度高,塑性大,韌性好。可鍛鑄鐵常用作形狀復雜且要求一定了學性能的薄壁零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