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鋼的回火溫度與硬度的曲線中,主要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隨著回火溫度的提高,工件的回火硬度降低;另一種是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,工件的硬度由降低而升高,即“馬鞍形”,具有二次硬度峰值。
H13淬火回火,在回火過程中具有二次硬化能力,回火曲線中有二次硬化峰,約520℃,回火溫度一般位于和高于二次硬化峰值溫度,回火之后的組織中含有馬氏體、貝氏體等組織,部分繼承了淬火工序。所以,回火次數需要多次,每后一次回火都是對前一次回火形成的非平衡組織進行回火,才能充分達到回火效果。組織中的顯著特點是具有高的紅硬性。
45鋼是碳素結構鋼,不具有二次硬化能力,在560℃回火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,具有良好的強韌性。回火中沒有非平衡組織殘余。
所以兩者雖然都是560℃回火處理,但是其本質是完全不同的。